close
懷孕第八個月(28~32週)

在妊娠後期由於寶寶體重增加得更快,因此媽媽可能會感到不舒適。經常性適度的運動可以減輕痛楚或避免受壓。而適當的運動(如睡前活動一下腳踝也可以),或穿著一些收緊的襪褲也能幫助防止腿部抽筋。若腿部抽筋的情況持續,醫生可能會建議媽媽服食一些低磷質的鈣質補充劑。

這個時期是寶寶骨骼發育的重要時期,因此要常吃營養價值高的動物性蛋白質,尤其要補充足夠的鈣、磷、鐵等。而為保證熱量的供給,因此也需要大量補充葡萄糖供寶寶迅速生長和體內糖原、脂肪儲存。

這個階段補充不飽和脂肪酸,可幫助寶寶眼睛、大腦、血液和神經系統的發育,其實整個孕期都需要這些元素,而懷孕的最後三個月尤其重要。當寶寶大腦迅速發育的時候,食品要多樣化、量適宜、質量高、低鹽、低脂;適當控制飲水量,但飲水次數不能減少;注意曬太陽,可促進合成維生素,有利於鈣的吸收。

準媽媽要在懷孕8個月的時候,體內需要儲存足量的營養為分娩時需要消耗的體力做好準備。若是媽媽晚期吸收的營養跟不上,會容易發生貧血、水腫、手足抽搐等並發症。不過飲食也不能毫無節制,應該把體重的增加限制在每週350克以下。

若準媽媽身為職業婦女,最好由此月份起請產假在家休息。並且隨時練習生產時必需的補助動作〈如拉梅茲呼吸法〉,但每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。懷孕8個月的時候,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和維護準媽媽自身的健康,在起立行走方面應注意安全,要提防胎兒早產。


懷孕第九個月(32~36週)

在懷孕第9個月中,媽媽的胃口可能會變得不好,是因為到了懷孕晚期,由於子宮膨脹,壓迫了胃,使得胃的容量變小,每餐可能吃一點就感覺飽了,所以不要一次性地大量飲水,以免影響進食。此外,媽媽必需補充維生素和足夠的鐵、鈣、充足的水溶性維生素,以硫胺素最為重要。

在這段期間中,子宮底上升至懷孕期間最高位置,因此壓抑及心臟、肺臟而有不勝負荷之感,行動較不便。需隨時注意尿蛋白、高血壓與勿攝取太多的鹽分。媽媽的雙腳靜脈會稍為腫起,但只要浮腫程度不嚴重,可不必擔心,只要繼續控制食鹽的攝取量,會減輕水腫的不適。

由此階段開始,媽媽的身體正為著分娩而作好最後準備,並且也開始每星期覆診一次了。醫生會希望媽媽能多留意寶寶的活動情況,雖然看來只是簡單的動作,卻對了解最後幾週的懷孕期十分有幫助,尤其是當過了預產期仍未有分娩跡象時,寶寶的活動情況變得十分重要。如果寶寶的活動頻率減少至每12個小時內低於十次的話,媽媽應該立即通知醫生,這可能是寶寶出現問題的一種訊號。

懷孕第9個月將近臨產,適度的散步,可以減低分娩的困難度。但由於準媽媽的身體變得沉重、行動笨拙,準媽媽要多加注意行動的安全,應避免單獨外出,更不要外出太久。另外,到了這個階段,不少準媽媽內心難免會產生各種擔心。做好產前心理疏導,排除恐懼與緊張的情緒,多了解分娩知識,為分娩做好物質和心理準備,保持良好的心態,才能有助於媽媽順利分娩。準媽媽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,參加一些文化活動,如唱歌、給畫、編織等項目,以分散注意力,消除身心的消極情緒。


懷孕第十個月(36~40週)

恭喜準媽媽進入了懷孕的最後階段,很快就能與寶寶見面了!在第10個月中,由於胎兒會逐漸下移至子宮底,媽媽全身會重心不穩,無形中會增加了腳後跟的負擔,且直接壓迫到下腹部而使得如廁次數激增。要小心注意活動,避免獨自或長時間外出。而這階段會有不規則陣痛、浮腫、靜脈曲張等感覺,在分娩前更加明顯,準媽媽必須常密切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,隨時做好臨產的準備。

這段時期中,準媽媽會感覺很緊張心情煩躁焦急等。為了減輕心理的不安感,應該多戶外散步,舒散筋骨,彌補不足的運動量。但因身體重心不太穩,上下樓梯或步行時應多小心。此外,應養成每天沐浴與洗髮的習慣,並充份息與睡眠。若發生破水或出血等分娩徵兆,就不能再行入浴。

在這個月應該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熱量的攝入,以免胎兒過大,影響順利分娩。為了儲備分娩時消耗的能量,準媽媽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質、醣類等能量較高的食品。

在這個月裡,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已經基本成熟,媽媽要開始停止服用鈣劑和魚肝油,以免加重代謝負擔。應充分攝取營養,進餐以少量多餐為原則。

這段時間提醒準媽媽每週要做一次產前檢查。讓醫生了解羊水以及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。如果超過41週還沒有分娩跡象,準媽媽應該住院催產了,因為逾期過久,寶寶在宮內可能將面臨缺氧危險。臨產前,建議準媽媽可以多蒐集分娩的信息,或參加產前培訓班,全面客觀地了解分娩,保持輕鬆和自信的狀態,迎接寶寶的降生。同時,也可以開始準備入院的用品,並且到將要分娩的產房裡視察一下,了解清楚入院的手續和程序,如果對入院有任何問題,別忘了要盡量提出喔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